异鼠李素通过触发 DNA 损伤并调节多柔比星耐药乳腺癌中的 AMPK/mTOR/p70S6K 信号通路来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
摘要来源:植物医学。 2023 年 6 月;114:154780。 Epub 2023 年 3 月 21 日。PMID:37004402
摘要作者:杨天舒、肖毅、刘硕、罗法珍、唐东云、于依林、谢艳
文章所属单位:杨天舒
摘要:背景:对阿霉素(DOX)的获得性耐药不可避免地限制了其针对乳腺癌(BC)的临床应用。异鼠李素(IS)是一种天然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和植物药中,由于其表现出令人满意的抗肿瘤活性,在之前的探索中被认为是可能的癌症化学预防剂。目前,缓解DOX耐药性的策略使用 IS 作为抗耐药 BC 的敏化剂尚未被报道。
目的:研究 IS 对耐药性 BC 的影响增强耐药 BC 细胞对 DOX 的体外和体内化学感受性,并阐明可能的分子机制。
方法: 采用 MTS 测定、集落形成测定、三维 (3D) 肿瘤球体模型和迁移测定来验证 IS 在存在或不存在 DOX 的情况下对体外耐药 BC 细胞的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调节和细胞内活性氧(ROS)。通过蛋白质印迹法监测蛋白质水平。用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对核染色和 EdU 增殖进行拍照。在异种移植实验中评估IS和DOX组合对肿瘤发生的影响,以进一步证实
结果:IS显着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增强DOX对耐药BC的抗肿瘤能力体外和体内的细胞。佐剂 IS (50 μM) 通过抑制 bcl 2 的表达以及增强裂解的 caspase 3,最终有效增强了 DOX 对耐药 BC 细胞的促凋亡作用(35.38 ± 3.18%,而 DOX 组为 5.83 ± 0.68%)。导致DNA凝聚和断裂。 IS(20、30 和 50 μM)处理诱导 G2/M 群体显着增加(41.60 ± 1.28%、44.60 ± 1.14% 和 50.64 ± 0.67%,而 MCF7/ 中未经处理的对照为 35.84 ± 1.56%) ADR 细胞,p<0.01)通过调节 CDK1/Cyclin B1 复合物表达,随后触发 BC 增殖的抑制。此外,IS(10、20、30 和 50 μM)刺激 MCF7/ADR 细胞中间质 ROS 的产生,分别为 3.99、4.20、6.29 和 6.78 倍。ld 分别与未处理组 (p<0.001) 相比,未处理组参与 DNA 损伤和 AMPK 引起的 mTOR/p70S6K 信号传导拦截。
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 IS 作为 DOX 增敏剂具有抗乳腺癌作用,并阐明了潜在的分子机制,表明 IS 可以被视为治疗耐药 BC 的有效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