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氯化亚锡对斑马鱼胚胎和成鱼的早期生命阶段和遗传毒性:锡对斑马鱼的毒性作用。

摘要来源:

Environ Toxicol 。 2009 年 12 月 10 日。PMID:20014007

摘要作者:

Turgay Şişman

文章隶属关系:

生物学系,科学系,阿塔图尔克大学,25240 Erzurum,土耳其。

摘要:

人类暴露在外氯化亚锡 (SnCl(2)),即氯化锡,存在于包装食品、软饮料、杀菌剂、牙膏等中。尚未研究接触锡和锡化合物对儿童的健康影响。因此,我们评估了 SnCl(2) 对斑马鱼 (Danio rerio) 成体及其胚胎可能的致畸作用和遗传毒性。在胚胎幼虫研究中,SnCl(2) 在暴露于 10-250 muM 不同浓度 120 小时后表现出胚胎毒性和发育延迟。观察到致畸作用,包括胚胎和幼虫的形态畸形。暴露于100μM的胚胎在28hpf时表现出尾部变形,暴露于50μM的幼虫在96hpf时表现出身体生长减慢、头部和眼睛变小、躯干弯曲、心包轻度水肿和尾鳍变小。畸形学研究结果表明,SnCl(2) 会导致活胚胎和幼虫数量显着减少。关于染色体分析,SnCl(2) 诱导成年斑马鱼外周红细胞中微核(MN)频率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在血细胞中,25μM剂量的SnCl(2)导致染色体畸变总数没有显着增加,但与对照组相比,高剂量显着增加了染色体畸变总数。总体而言,结果清楚地表明 SnCl(2) 对斑马鱼具有致畸性和遗传毒性。 (c) 2009 Wiley periodicals, Inc. Environ Toxicol,2010。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