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单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康普茶乙酸乙酯部分对脂溢性皮炎中分离出的马拉色菌的体外活性。

摘要来源:

Curr Med Mycol。 2016 年 12 月;2(4):30-36。 PMID:28959793

摘要作者:

E Mahmoudi、M Saeidi、M A Marashi、A Moafi、V Mahmoodi、M Zeinolabedini Zamani

文章隶属关系:

E Mahmoudi

摘要:

背景和目的:脂溢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浅表皮炎,马拉色菌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最近有报道称,马拉色菌有不同的种类,它们对常见的抗真菌药物具有抗药性。自然资源可以成为减少出现的有用替代品这种阻力。康普茶被认为具有潜在的抗菌特性。为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康普茶醋酸乙酯成分(KEAF)对从脂溢性皮炎患者体内获得的马拉色菌的抗真菌活性。

材料和方法:通过直接显微镜检查和吐温同化鉴定了总共 23 个临床分离株,然后通过 ITS 区域的 DNA 测序证实了马拉色菌属物种。使用乙酸乙酯(1:2 v/v)对康普茶进行分级。采用最低抑菌浓度(MIC)微量稀释法评价 KEAF 在 10、40 和 80 mg/mL 三个浓度下的抗马尔色菌活性。

结果: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糠秕糠秕(M.furfur)(39.13%)为优势种,其次是球形糠秕(M.globosa)(30.43%)、斯洛糠秕(M.slo)分别为 ofie (13.04%)、M. sympodialis (13.04%) 和 M. limita (4.34%)。此外,KEAF 对马拉色菌表现出抑制活性。因此,KEAF 分别对 M. sloofie 和 M. limita 具有最低和最高的 MIC 值。此外,提取物的抑制效果与 4.8μg/mL 的酮康唑相当。

结论:研究结果当前研究的重点是 KEAF 的抗真菌特性。因此,该提取物可以作为治疗马拉色菌引起的感染的补充药物进行推广。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皮炎,
治疗物质 : 康普茶,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