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确定黄芪-红花药对对冠心病的心脏保护作用及机制。
摘要来源:Front Biosci(地标版)。 2023 年 5 月 22 日;28(5):94。 PMID:37258471
摘要作者:袁勇、刘华江、孟庆文
文章所属单位:袁勇
摘要:背景: 黄芪(HQ,黄芪)和红花(HH,红花)是两种中草药,广泛用于治疗冠心病(CHD)。然而,这对草药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潜在的协同效应黄芪红花治疗冠心病的机制及机制。
方法:通过网络药理学鉴定核心成分,黄芪-红花草药对(ASHP)治疗冠心病的靶点和关键基因。进行富集分析以识别重叠基因。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联合Q-Exactive MS/MS(UHPLC-QE-MS)检测大鼠ASHP含药血清的血液成分,该血清也被认为是ASHP的核心成分。 ASHP核心化合物与NLR家族pyrin结构域3(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细胞焦亡途径核心蛋白进行分子对接,并通过实验验证ASHP在CHD小鼠模型中的作用及机制。 p>
结果:从 ASHP 中鉴定出 54 个活性化合物和 404 个靶基因,以及 1576 个 CHD 靶点两者的 90 个重叠基因是关键的枢纽目标基因。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的富集分析表明,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信号通路是较为关键的信号通路之一。 UHPLC-QE-MS 用于鉴定含有血清登记化合物的大鼠 ASHP 为毛蕊异黄酮和异鼠李素。分子对接表明槲皮素、山奈酚、芹菜素、毛蕊异黄素和异鼠李素与NLRP3和Caspase-1具有良好的结合位点。动物实验表明,CHD小鼠模型中NLRP3、Caspase-1、GSDMD、IL-1β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ASHP干预后降低。
结论:ASHP可有效治疗CHD,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LRP3炎症小体介导的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