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悬钩子果实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
摘要来源:J Food Biochem。 2020 年 7 月 7 日:e13365。 Epub 2020 年 7 月 7 日。PMID:32638412
摘要作者:Theresa F Rambaran、Nyron Nembhard、Camille S Bowen-Forbes、Ruby L Alexander-Lindo
文章隶属关系:Theresa F Rambaran
摘要:对雄性 Sprague-Dawley 大鼠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以确定两种悬钩子品种的正己烷、乙酸乙酯和甲醇果实提取物(50 mg/kg BW;口服)的降血糖作用。二甲双胍用作阳性对照(15 mg/kg BW;静脉注射)。正己烷提取物最有效,并经过植物化学研究最终得到化合物1,三酰基甘油的混合物。在氧化态下,化合物 1 产生显着的降血糖作用,在检测的前 30 分钟内比二甲双胍更有效 (p = 0.03),并且在长达 120 分钟内没有显着差异。探索并提出了氧化三酰甘油的形成机制。这是对红叶悬钩子降血糖活性的首次报道,也是首次将该活性归功于悬钩子植物中除多酚和萜烯以外的化合物。实际应用:世界上很大一部分人口受到糖尿病和糖尿病相关疾病的影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抗糖尿病药物之一是二甲双胍,用于降低血糖浓度。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前 30 分钟内,三酰甘油的氧化混合物比二甲双胍起效更快。蒂在 120 分钟内,其效果与流行药物的效果也没有显着差异。这些结果证明了氧化玫瑰果提取物的降血糖活性,并表明其在功能性食品开发和药物发现等应用中的潜在用途。治疗应用还可以包括将植物提取物作为潜在的主要治疗或作为常规药物的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