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蛹虫草胞外多糖的结构和降血糖活性。
摘要来源:Int J Biol Macromol。 2021 年 1 月 1 日;166:496-508。 Epub 2020 年 10 月 28 日。PMID:33129900
摘要作者:孙惠清、于晓峰、李婷、朱振元
文章所属单位:孙惠清
摘要:一种新型中性胞外多糖( EPS-III)是从蛹虫草(C. militaris)的培养液中分离出来的。 EPS-III 是一种均质多糖,Mof 为 1.56 × 10 kDa。培养液中 EPS-III 的产量为 123.2 ± 3.1 mg/L,糖含量为 93.32 ± 0.87%。 EPS-III的主链主要由→4)-α-D-Galp-(1→,而→3, 6)-α-D-Manp-(1→, →4)-α-D-Manp组成-(1→,→3)-β-D-Galp-(1→和→3)-α-D-Glcp-(1→分布在主链或支链上。EPS-III具有螺旋结构当溶解在弱碱性溶液中时在。它的表面也有分支和交织的形式。随着胞外多糖纯度的增加,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显着增强。 EPS-III对α-葡萄糖苷酶有有效的抑制作用,且呈量效关系。此外,体内降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EPS-III可以缓解STZ诱导的糖尿病小鼠体重减轻、降低血糖浓度、改善糖耐量、保护免疫器官和修复血脂异常,从而缓解糖尿病。本论文首次研究了蛹虫草胞外多糖的降血糖活性,证明并推广了培养液的应用价值。 EPS-III的结构表征为探索构效关系奠定了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