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抗癌药物引起的肾脏疾病。

摘要来源:

Drug Saf。 2001 年 1 月;24(1):19-38。 PMID:11219485

摘要作者:

P E Kintzel

文章所属单位:

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韦恩州立大学芭芭拉·安·卡马诺斯癌症研究所哈珀医院药学部,邮编 48201。 [email protected]

摘要:

肾毒性是一种固有的某些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潜在的病理生理过程,肾功能障碍可分为肾前性尿毒症、内在损伤或肾后性尿毒症。肾脏灌注不足会导致肾前性尿毒症。内在肾损伤是由于长期灌注不足、暴露于外源性或​​内源性肾毒素、异种生物的肾管沉淀所致ICS或内源性化合物、肾血管阻塞、肾小球疾病、肾微血管损伤或疾病以及肾小管间质损伤或疾病。肾后尿毒症是临床上显着的尿路梗阻的结果。讨论了肾毒性的临床症状和用于评估肾功能的方法。化疗引起的肾功能障碍的机制通常包括血管系统或肾脏结构的损伤、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和肾前灌注不足。癌症患者经常面临继发于疾病相关和医源性原因的肾功能损害的风险。本文综述了抗癌药物引起的肾功能障碍的发生、表现、预防和治疗。服用某些氯乙基亚硝基脲化合物(卡莫司汀、司莫司汀和链佐星)后出现剂量相关的肾毒性通常表现为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尿毒症和蛋白尿。附加标志 o链佐星诱导的肾毒性包括低磷血症、低钾血症、低尿酸血症、肾小管性酸中毒、糖尿、醋尿和氨基酸尿。顺铂和卡铂会引起剂量相关的肾功能障碍。除了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和尿毒症外,电解质异常(例如低镁血症和低钾血症)也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很少有人认为顺铂是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根本原因。顺铂引起的肾毒性的药物解毒剂包括氨磷汀、硫代硫酸钠和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剂量和年龄相关的近端肾小管损伤是异环磷酰胺的不良反应。除了电解质、葡萄糖和氨基酸的肾脏浪费外,异环磷酰胺治疗还发生范可尼综合征、佝偻病和骨软化症。高剂量阿扎胞苷引起肾功能障碍,表现为肾小管性酸中毒、多尿以及电解质、葡萄糖和尿液排泄增加。氨基酸。溶血性尿毒症是吉西他滨的一种罕见不良反应。甲氨蝶呤可引起血清肌酐水平升高、尿毒症和血尿。据报道,服用大剂量甲氨蝶呤后会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液碱化和水合可以预防甲氨蝶呤引起的肾功能障碍。据报道,喷司他丁和二嗪醌治疗后会出现剂量相关的肾毒性,包括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是干扰素-α治疗的罕见不良反应。施用丝裂霉素会发生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据报道,丝裂霉素诱发的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者的死亡率为 50% 至 100%。阿地白介素治疗时发生的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可导致肾功能障碍。大剂量卡莫司汀输注期间发生的输注相关性低血压可诱发肾功能障碍。

研究类型 : 审查
更多链接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