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菊苷通过调节乙酰辅酶 A 羧化酶改善糖毒性过程中的胰腺 β 细胞功能。
摘要来源: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 2007 年 6 月;292(6):E1906-16。 Epub 2007 年 3 月 6 日 PMID:17341549
摘要作者:Jianguo Chen、Per Bendix Jeppesen、Iver Nordentoft、Kjeld Hermansen
摘要:慢性高血糖对胰腺 β 细胞有害,导致胰岛素分泌受损和β细胞更新。典型的分泌缺陷是基础胰岛素分泌(BIS)增加和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GSIS)选择性丧失。最近的几项研究支持乙酰辅酶 A 羧化酶 (ACC) 在 GSIS 中发挥关键作用的观点。我们已经证明甜菊苷 (SVS) 可以增强胰岛素分泌和 ACC 基因表达。糖毒性是否影响 ACC 以及是否可以抵消这种作用SVS 编者未知。为了研究这一点,我们将分离的小鼠胰岛以及克隆 INS-1E β 细胞分别暴露于 27 或 16.7 mM 葡萄糖中 48 小时。我们发现,暴露于高葡萄糖 48 小时会损害小鼠胰岛和 INS-1E 细胞的 GSIS,这种影响可被 SVS 部分抵消。 ACC 去磷酸化抑制剂冈田酸 (OKA, 10(-8) M) 和 5-氨基咪唑-4-甲酰胺-1-β-d-呋喃核苷 (AICAR, 10(-4) M)(5-AMP 激活剂)磷酸化 ACC 的蛋白激酶消除了 SVS 的有益作用。 5-十四-环氧基-2-呋喃甲酸 (TOFA),一种 ACC 特异性抑制剂,也能阻断 SVS 的作用。在糖中毒期间,INS-1E β 细胞中 ACC 基因表达、ACC 蛋白和磷酸化 ACC 蛋白增加。 SVS 预处理进一步增加了 ACC 基因表达,ACC 活性显着升高,葡萄糖摄取增加,同时 GSIS 增强。我们的研究表明葡萄糖是 ACC 和 t 的有效刺激剂SVS 通过增加 ACC 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糖毒性。 SVS 具有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减轻 β 细胞糖毒性负面影响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