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外泌体在心肌修复中的作用概览。
摘要来源:Cell Biol Int。 2020 年 12 月 2 日。Epub 2020 年 12 月 2 日。PMID:33289229
摘要作者:Parisa Koohsarian、Athar Talebi、Mahshid Akhavan Rahnama、Mina Soufi Zomorrod、Saeid Kaviani、Arsalan Jalili
文章隶属关系:Parisa Koohsarian p>摘要:
基于外泌体的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心肌梗死(MI)治疗新方法。外泌体被鉴定为细胞外囊泡,其在细胞胞浆中的多个囊泡体内产生,然后从细胞中分泌。外泌体直径为30-100 nm,由活细胞释放,其来源和RNA、蛋白质和核酸等内容与其他分泌囊泡(例如凋亡小体和微泡)不同。外泌体研究的最新进展表明研究人员研究了这些生物纳米囊泡在心脏的生理、病理和分子方面的作用。体外和临床前模型的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心脏细胞的外泌体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的心脏功能。例如,含有外泌体的间充质干细胞(MSC)和心脏祖细胞(CPC)可以影响心脏成纤维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增殖、存活和分化。此外,MSCs和CPCs衍生的外泌体可以增强内皮细胞的迁移。基于外泌体的治疗方法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心脏功能,例如减少纤维化、刺激血管生成和心肌细胞增殖,从而用新生成的功能性心肌细胞替代受损的心脏组织。本文旨在通过重点关注心肌细胞衍生的外泌体,简要讨论分泌的外泌体在心肌修复中的作用的最新进展。本文为公关受版权保护。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