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孕酮受体敲除小鼠中孕酮和神经类固醇的抗惊厥活性。

摘要来源:

J Pharmacol Exp Ther。 2004 年 7 月;310(1):230-9。 Epub 2004 年 2 月 24 日。PMID:14982969

摘要作者:

D S Reddy、D C Castaneda、B W OMalley、M A Rogawski

文章所属单位: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兽医学院分子生物医学科学系,罗利,北卡罗来纳州 27606,美国。 [email protected]

摘要:

许多生物黄体酮的作用是通过黄体酮受体(PR)(一种核转录因子)介导的。众所周知,黄体酮可以在动物模型中预防癫痫发作。尽管这种活性归因于黄体酮代谢除了 allopregnanolone(一种具有抗惊厥特性的 GABAA 受体调节神经类固醇)之外,PR 也可能发挥作用。在这里,我们使用PR基因敲除(PRKO(-/-))小鼠来研究PR对黄体酮抗惊厥活性的贡献,该小鼠携带PR基因的靶向删除,消除了PR的两种亚型。在戊四氮 (PTZ)、最大电击和杏仁核点燃癫痫发作模型中,在雌性和雄性纯合 PRKO 小鼠以及同基因野生型对照小鼠中检查了孕酮的保护活性。在所有三种模型中,与对照小鼠相比,PRKO 小鼠中黄体酮的抗惊厥效力并未减弱。相反,在 PTZ 和点燃模型中,黄体酮的抗惊厥效力显着增加。 PRKO 小鼠中孕酮的抗癫痫活性可通过非那雄胺预处理逆转,非那雄胺是一种 5α 还原酶抑制剂,可阻止孕酮代谢为四氢孕酮。与黄体酮不同,神经类固醇别孕酮和别四氢脱氧皮质酮在 PRKO 和野生型小鼠中表现出相当的抗惊厥效力。 PRKO 小鼠黄体酮反应性增强的基础并不归因于药代动力学因素,因为 PRKO 小鼠施用黄体酮后达到的血浆四氢孕酮水平并不更高。这些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孕酮的抗癫痫作用不需要 PR,而孕酮主要通过转化为神经类固醇四氢孕酮来实现。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癫痫, 抽搐,
治疗物质 : 孕酮,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