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假马齿苋(Brahmi)对亚慢性苯环己哌啶给药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新物体识别和前额皮质、纹状体和海马神经元密度的认知增强作用。

摘要来源:

泰国医学协会杂志。 2015 年 3 月;98 增刊 2:S56-63。 PMID:26211105

摘要作者:

Thanitsara Wetchateng、Pritsana Piyabhan

文章隶属关系:

Thanitsara Wetchateng摘要:

背景:认知缺陷是一个重大问题,最终发生在所有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任何抗精神病药物都不能减弱它的作用。众所周知,神经元密度的变化与学习和记忆缺陷相关。 Bacopa monnieri(Brahmi),俗称认知增强剂;可能是治疗认知缺陷的新型药物通过改变大脑神经元密度来治疗精神分裂症。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 Brahmi 对认知缺陷衰减以及对亚组中海马前额皮质、纹状体和海马角亚区 1 (CA1) 和 2/3 (CA2/3) 神经元密度的影响。慢性苯环己哌啶(PCP)大鼠精神分裂症模型。

材料和方法:将大鼠分为三组;第 1 组:对照,第 2 组:PCP 给药,第 3 组:PCP + Brahmi。通过使用新颖的物体识别测试来测试大鼠的认知能力。采用Image ProPlus软件和手工计数方法测量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前额皮质、纹状体和海马的连续尼氏染色切片的神经元密度。

结果: 亚慢性服用 PCP 会导致新物体识别任务中的认知缺陷。这发生在CA1 区的神经元密度显着增加。 PCP + Brahmi 组的认知缺陷恢复正常,同时 CA1 区神经元密度显着降低。另一方面,与单独使用 PCP 相比,PCP + Brahmi 组的 CA2/3 神经元密度显着增加。

结论: 婆罗米是对抗精神分裂症的潜在认知增强剂。它降低神经元密度,最有可能是谷氨酸能神经元,从而导致神经元毒性和认知缺陷。因此,Brahmi通过减少CAI中的谷氨酸能神经元而具有认知增强作用。此外,其对CA2/3也具有神经发生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精神分裂症,
治疗物质 : 假马齿苋,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