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us nigra L.(桑科)抗菌、细胞毒性和抗氧化活性的评估。
摘要来源:Braz J Biol。 2017 年 8 月 17:0。 Epub 2017 年 8 月 17 日。PMID:28832831
摘要作者:G R Souza、R G Oliveira-Junior、T C Diniz、A Branco、S R G Lima-Saraiva、A L Guimarães、A P Oliveira、A G M Pacheco、MG Silva、M O Moraes-Filho、MP Costa, CÓ Pessoa, J R G S Almeida
文章归属:G R Souza
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黑桑提取物的抗菌、细胞毒性和抗氧化活性。HPLC用于测定粗乙醇提取物(Mn-EtOH)的指纹图谱。通过微量稀释法评价抗菌效果。细胞毒性使用 3-(4,5-二甲基-2-噻唑基)-2,5-二苯基-2H-四唑溴化物 (MTT) 测定对人类肿瘤细胞系进行了测试。还分别通过 Folin-Ciocalteu 和氯化铝方法评估了总酚和类黄酮含量。采用2,2-二苯基-1-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β-胡萝卜素-亚油酸漂白法评价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使用 HPLC 证实了 Mn-EtOH 中酚类化合物的存在。提取物对大多数测试的微生物都表现出活性。在细胞毒性评估中,提取物没有表现出任何表达性抗增殖作用。最显着的总酚含量为 153.00 ± 11.34 毫克没食子酸当量/克(相对于乙酸乙酯提取物 (AcOEt))。 AcOEt 提取物的总黄酮含量为 292.50 ± 70.34 mg 儿茶素当量/g,具有最佳的 DPPH 清除抗氧化活性(IC50 50.40 ± 1.16 μg/mL)。我们可以结论该物种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抗氧化活性,以及较弱的细胞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