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乳杆菌后生元触发 AMPK 依赖性自噬,抑制沙门氏菌胞内感染和 NLRP3 炎症小体激活。
摘要来源:J Cell Physiol。 2023 年 6 月;238(6):1336-1353。 Epub 2023 年 4 月 13 日。PMID:37052047
摘要作者:吴艳萍、胡爱新、舒鑫、黄文霞、张瑞强、徐英蕾、杨彩梅
文章所属单位:吴艳萍
摘要:我们之前发现植物乳杆菌 (LP) 衍生的后生元可以保护动物免受沙门氏菌感染,但其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从自噬的角度阐明了其机制。用LP衍生的后生元(培养上清液,LPC;或热灭活细菌,LPB)预处理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然后用鼠伤寒沙门氏菌(ST)攻击。结果显示LP 后生元在 ST 感染下显着引发自噬,LC3 和 Beclin1 增加以及 p62 水平降低表明了这一点。同时,LP后生元(特别是LPC)表现出很强的抑制ST粘附、侵袭和复制的能力。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A)预处理导致自噬显着减少和感染加剧,表明自噬在LP后生元介导的沙门氏菌消除中的重要性。 LP后生元(尤其是LPB)通过调节炎症细胞因子(增加白细胞介素(IL)-4和IL-10,并减少肿瘤坏死因子-α(TNF)、IL-1β、IL-6和IL)显着抑制ST诱导的炎症-18)。此外,LP 后生元可抑制 NOD 样受体蛋白 3 (NLRP3) 炎症小体激活,NLRP3、Caspase-1 和含有 caspase 募集结构域 (ASC) 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水平降低就证明了这一点。自噬缺陷导致炎症反应和炎症小体激活的增加。最后,我们发现LPC和LPB均触发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信号通路来诱导自噬,并通过AMPK RNA干扰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AMPK敲低后细胞内感染和NLRP3炎症小体加重。总之,LP 后生元触发 AMPK 介导的自噬,抑制沙门氏菌胞内感染和 IPEC-J2 细胞中的 NLRP3 炎症小体。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了后生元的有效性,并为预防沙门氏菌感染提供了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