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抗菌剂香芹酚可抑制紫色色杆菌中的群体感应,并在亚致死浓度下减少细菌生物膜的形成。
摘要来源:PLoS One 。 2014 年;9(4):e93414。 Epub 2014 年 4 月 1 日。PMID:24691035
摘要作者:Sara A Burt、Victoria T A Ojo-Fakunle、Jenifer Woertman、Edwin J A Veldhuizen
文章隶属关系:Sara A Burt
摘要:细菌形成的生物膜赋予了对杀菌剂的抗性,并在医疗和兽医临床环境中提出了问题。在这里,我们报告了香芹酚(牛至油的主要抗菌成分之一)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对现有生物膜的活性。测定在聚中进行苯乙烯微孔板观察(a)24小时内0-0.8 mM香芹酚对选定细菌病原体形成生物膜的影响,以及(b)0-8 mM香芹酚对预先形成的生物膜稳定性的影响。香芹酚能够抑制紫色色杆菌 ATCC 12472、肠沙门氏菌亚种生物膜的形成。鼠伤寒菌 DT104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0074,但它对铜绿假单胞菌(现场分离株)生物膜的形成没有影响。在亚致死浓度(<0.5 mM)下观察到香芹酚的这种抑制作用,其中对细菌总数没有影响,表明香芹酚的杀菌作用不会导致观察到的生物膜形成抑制。相比之下,香芹酚(高达 8 mM)对所述细菌的现有生物膜几乎没有活性或没有活性,表明生物膜的形成也能提供针对该化合物的保护。由于群体感应是生物膜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研究了香芹酚对紫花苜蓿群体感应的影响。香芹酚的亚 MIC 浓度在与香芹酚抑制作用一致的浓度下降低了 cviI(一种编码 N-酰基-L-高丝氨酸内酯合酶的基因)的表达、紫罗兰素(色素沉着)的产生和几丁质酶活性(均由群体感应调节)关于生物膜的形成。这些结果表明,香芹酚抑制生物膜形成的活性可能与破坏群体感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