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壁光重塑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球囊血管成形术后的再狭窄。
摘要来源:J Am Coll Cardiol。 1998 年 4 月;31(5):1152-7。 PMID:9562022
摘要作者:N Kipshidze、H Sahota、R Komorowski、V Nikolaychik、M H Keelan
文章隶属关系:N Kipshidze
摘要:目标:本研究评估了腔内低功率红色激光 (LPRLL) 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再狭窄的长期影响。
背景:尽管球囊血管成形术广泛应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疾病,但再狭窄仍然存在它的临床益处。再狭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部分原因可能是血管内皮无法再生并覆盖动脉损伤部位的裸露区域。我们之前证明 LPRLL 可在体外刺激内皮细胞增殖,并有助于非动脉粥样硬化兔子球囊损伤后的快速内皮再生。
方法:<兔腹主动脉 (n = 12) 在不同区域进行球囊扩张和球囊扩张加激光照射治疗。腔内激光治疗是使用激光球囊导管通过氦氖激光 (632 nm) 提供 10 mW 的单剂量 3 分钟。在治疗前后进行血管造影,并在收获主动脉前 8 周重复进行。
结果:定量血管造影分析表明没有最小的差异治疗前两个区域之间的管腔直径 (MLD);球囊血管成形术后两个区域的 MLD 均有所增加,并且在第 8 周时,球囊治疗与球囊加激光区域相比,MLD 显着降低,而轻微降低。组织学检查显示球囊治疗区的肌内膜增生程度非常高,但 LPRLL 治疗区的肌内膜增生程度最低。形态测量分析显示,球囊与球囊加激光治疗部位的管腔面积、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比率存在统计学显着差异。
结论: 我们的实验数据表明,LPRLL 腔内照射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球囊血管成形术后的再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