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柄花素对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的抑制作用。
摘要来源:Mol Med Rep. 2020 Mar ;21 (3):1192-1200。 Epub 2020 年 1 月 3 日。PMID:31922224
摘要作者:吴永辉、蔡长虹、杨乐兵、向一佳、赵焕、曾春来
文章所属单位:吴永辉
摘要:肺动脉高压(PAH)是由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的致命综合征。血管周围炎症和细胞外基质沉积被认为是PAH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芒柄花素 (FMN) 是一种从红三叶草 (Trifolium pratense) 中分离出来的天然植物雌激素,具有多种功效促凋亡、抗炎和抗肿瘤活性。然而,FMN 对 PAH 的治疗效果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首先使用 60 mg/kg 野百合碱 (MCT) 诱导大鼠 PAH,然后用不同浓度的 FMN(10、30 和 60 mg/kg/天)治疗所有大鼠。在本研究结束时,评估了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和肺血管形态。具体而言,使用蛋白质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量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MMP9。使用蛋白质印迹法对 I 型胶原蛋白、III 型胶原蛋白、纤连蛋白、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ERK 和 NF-κB 进行定量。结果表明,FMN 显着减轻了血流动力学和肺血管形态的变化,并降低了 MCT 诱导的 TGFβ1、MMP2 和 MMP9 表达水平的上调。同时,表达水平FMN 治疗后,大鼠肺部 I 型胶原蛋白、III 型胶原蛋白和纤连蛋白减少。此外,FMN 治疗后磷酸化的 ERK 和 NF-κB 也降低。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FMN 通过抑制肺血管重塑对 MCT 诱导的大鼠 PAH 发挥治疗作用,这可能与 ERK 和 NF-κB 信号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