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 IIA 利用 C 代谢通量分析改善肺纤维化的能量代谢功能障碍。
摘要来源:J Pharm Anal。 2024 年 2 月;14(2):244-258。 Epub 2023 年 9 月 21 日。PMID:38464785
摘要作者:单百溪、周浩彦、郭聪颖、刘晓路、吴明宇、翟饶、陈军
文章所属单位:单百溪
摘要:证据表明,以细胞代谢模式变化为特征的代谢重编程有助于肺纤维化 (PF) 的发病机制。它被认为是一个有前途的抗 PF 治疗靶点。丹参酮 IIA (Tan IIA) 的抗 PF 特性有据可查,主要归因于其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性能力。新的证据表明 Tan IIA 可能针对能量代谢途径,包括糖酵解和三羧酸 (TCA) 循环。然而,抗 PF 活动背后的详细和先进机制仍然不清楚。在本研究中,我们应用[U-C]-葡萄糖代谢通量分析(MFA)来检查 PF 中 Tan IIA 的代谢通量破坏和调节节点。我们发现 Tan IIA 抑制糖酵解和 TCA 通量,从而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依赖性细胞外基质的产生以及肌成纤维细胞的分化和增殖。我们进一步发现,Tan IIA 通过抑制磷酸肌醇 3 激酶 (PI3K)/蛋白激酶 B (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mTOR)/缺氧诱导因子 1α(HIF) 来抑制关键代谢酶己糖激酶 2 (HK2) 的表达-1α) 途径活性,减少异常代谢物的积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证明 Tan IIA 抑制ATP 柠檬酸裂解酶 (ACLY) 活性,减少了胞质柠檬酸消耗引起的胶原蛋白合成途径。此外,这些结果在博来霉素诱导的 PF 小鼠模型中得到了验证。本研究采用C-MFA技术治疗PF,探讨Tan IIA发生、发展的机制,具有新颖性。从代谢重编程角度对Tan IIA抗PF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