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病患者的正念冥想: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
摘要来源:Schizophr Res。 2021 年 9 月 9 日;237:103-114。 Epub 2021 年 9 月 9 日。PMID:34509897
摘要作者:陶俊辰、黎明慧、林施婷、何镇宁、许咏雯、孙易南、林静霞、唐骏杰、 Edwin Ho Ming Lee、Sherry Kit Wa Chan、Wing Chung Chang、Eric Yu Hai Chen
文章隶属:陶俊辰
摘要:正念冥想(MM)及其与中国文化中的身心健康观表明它有可能使中国精神病患者受益。这是第一次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旨在解决以下问题:(1) MM 是否改善临床、福祉和第三波结果(即正念、接受度、中国精神病患者中的同情心和同情心水平如何? (2) 调节 MM 疗效的患者和/或干预特异性因素有哪些? (3) 第三波结果的改善是否与临床和福祉结果的改善相关? (4)MM影响的机制是什么?涉及 1749 名患者的 23 篇相关文章(20 项研究)综合证据表明,(1) MM 改善了广泛的患者预后,在洞察力、再住院持续时间、康复率和社会功能方面最为一致和可持续; (2) 年龄和病程,而不是累计干预时间,调节了 MM 的整体疗效; (3) MM 后正念、临床和健康结果的改善是相关的,(4) MM 对患者结果的影响可能是由其促进个人成长的积极变化和增强应对困难的能力所驱动的。疾病及其症状。我们的数据显示初步没有支持 MM 对中国精神病患者的益处。然而,应根据纳入研究的不同质量及其在多个方面的异质性来考虑结果。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推断 MM 效应的可持续性、其活性成分、潜在机制以及其功效的其他调节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