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素和芝麻林通过减弱群体感应调节毒力因子,拯救秀丽隐杆线虫免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摘要来源:Microb Pathog。 2021 年 4 月 28 日;155:104912。 Epub 2021 年 4 月 28 日。PMID:33932548
摘要作者:V T Anju、Siddhardha Busi、Sampathkumar Ranganathan、Dinakara Rao Ampasala、Sandeep Kumar、Kitlangki Suchiang、Ranjith Kumavath、Madhu Dyavaiah
文章隶属关系:V T Anju
摘要: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机会性病原体,由于其多重耐药性而成为公共卫生威胁。铜绿假单胞菌的群体感应系统在毒力调节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作为替代疗法开发的目标。该研究讨论了木酚素(芝麻素和芝麻素)的抗群体感应和抗生物膜特性。molin)在芝麻(L.)中发现对抗铜绿假单胞菌。研究了木脂素、芝麻素和芝麻林对 LasR/RhlR 介导的毒力因子产生、生物膜形成和细菌运动的影响。为了阐明木酚素对 QS 途径的作用机制,进行了 QS 基因表达和深入的计算机分析。两种木酚素在 75 μg/ml 时均发挥抗群体感应活性,且不影响细菌的生长。 SA和SO表现出毒力因子(例如绿脓素、蛋白酶、弹性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产生减少。铜绿假单胞菌的重要生物膜成分,包括藻酸盐、胞外多糖和鼠李糖脂,受到木脂素的强烈影响。同样,通过 QS 调节基因表达的下调、分子对接和分子模拟研究,确定了木脂素的合理作用机制。体外分析得到了秀丽隐杆线虫感染模型的支持。 SA 和 SO 拯救了预感染的蠕虫感染后 8 天,由于木酚素的抗感染特性,减少了肠道内细菌的定植。木酚素对 Las 途径而非 Rhl 途径表现出深远的作用,这一点通过体外和计算机测定得到了阐明。计算机药代动力学分析描绘了使用配体作为人类潜在疗法的机会。对木脂素抗QS、抗生物膜及其作用机制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开发新型抗假单胞菌感染抗感染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