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醛通过作用于体外群体感应机制,减轻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毒力因子和生物膜形成。
摘要来源:J Appl Microbiol。 2022 年 4 月 5 日。Epub 2022 年 4 月 5 日。PMID:35384183
摘要作者:Anjitha Theres Benny、Prasanth Rathinam、Sanal Dev、Bijo Mathew、Ethiraj K Radhakrishnan
文章隶属关系:Anjitha Theres Benny
摘要:目的:生物膜相关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铜绿假单胞菌是主要原因之一。紫苏醛(PLD):作为一种天然的、广泛使用的调味剂,据报道具有多种药理特性。我们假设 PLD 可以通过 ha 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的形成和毒力因子 (VF) 的产生。影响群体感应(QS)系统。
方法和结果:PLD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利用微稀释法评估了铜绿假单胞菌的标准菌株和两种多重耐药导管分离株。采用微量滴定板测定、结晶紫染色和扫描电镜评价生物膜抑制性能。利用CFU来评估PLD的防污性能。应用VF检测和毒力决定子表达分析来研究抗毒力活性。还进行了基因表达和分子对接研究,以探索 QS 抑制以及 PLD 与 QS 受体的结合。在本研究中,PLD 在所有测试菌株中均显着抑制了亚 MIC 水平(2.5 和 3.5 mM)的生物膜形成和抗毒活性。此外,分子对接研究揭示了对 QS rec 的显着亲和力
讨论:紫苏醛是一种无毒的食品调味剂,可显着抑制生物膜的形成并具有防污性能。 PLD 表现出 VF 水平显着降低 (p < 0.001) 及其各自的遗传决定因素 (p < 0.001)。基因表达分析和分子对接研究证实了 PLD 与 QS 受体的相互作用,表明了其抗毒力特性的可能机制。
意义和影响研究内容:这项研究确定了 PLD 的抗毒力潜力并提供了机制见解。 PLD 是对抗生物膜和相关病原体的合适、无毒候选药物,有助于预防生物膜相关的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