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来自丹参绣球的抗原虫类异戊二烯。

摘要来源:

J Nat Prod.。 2018年12月28日;81(12):2682-2691。 Epub 2018 年 12 月 19 日。PMID:30565934

摘要作者:

Marzieh Tabefam、Mahdi Moridi Farimani、Ombeline Danton、Justine Ramseyer、Samad Nejad Ebrahimi、Markus Neuburger、Marcel Kaiser、Peyman Salehi、Olivier Potterat、Matthias Hamburger

文章隶属关系:

Marzieh Tabefam

摘要:

丹参绣球正己烷提取物分馏得到七种类异戊二烯,包括六种新化合物 (1-6) 和丹参二酮 A (7)。它们的结构是通过综合光谱和光谱数据分析(1D 和 2D NMR、HRMS)建立的。 Salvadione A (7) 的绝对构型是通过 Cu/Kα 辐射的单晶 X 射线衍射分析确定的。此外,所有化合物的绝对构型通过以下方式确定电子圆二色光谱。提出了形成 1 支架的生物合成途径。测定了化合物针对罗得西亚布氏锥虫、克氏锥虫、杜氏利什曼原虫和恶性疟原虫的抗原虫活性,并评估了大鼠成肌细胞 L6 细胞的细胞毒性。 Perovskone C(2)对恶性疟原虫具有良好的活性(IC0.6μM),选择性指数为62.2。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原虫感染,
治疗物质 : 绣球花,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