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棕榈酰乙醇酰胺/黄芩素调节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雄激素受体信号传导和 NF-κB/Nrf2 通路。

摘要来源:

抗氧化剂(巴塞尔)。 2021 年 6 月 24 日;10(7)。 Epub 2021 年 6 月 24 日。PMID:34202665

摘要作者:

Ramona DAmico、Tiziana Genovese、Marika Cordaro、Rosalba Siracusa、Enrico Gugliandolo、Alessio Filippo Peritore、Livia Interdonato、Rosalia Crupi、Salvatore Cuzzocrea、Rosanna Di Paola、Roberta Fusco、Daniela Impellizzeri

文章归属:

Ramona DAmico

摘要: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男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雄激素/雄激素受体 (AR) 信号在 BPH 的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的改变导致前列腺细胞生长和凋亡之间的不平衡。此外,慢性炎症和氧化应激是 BPH 的常见病症,也有助于o 破坏细胞增殖和细胞死亡之间的稳态。考虑到这一背景,我们研究了超微化棕榈酰乙醇酰胺 (um-PEA)、黄芩素 (Baic) 和固定比例为 10:1 的共超微化 um-PEA/Baic 在 BPH 实验模型中的作用。通过每天给予丙酸睾酮(3 mg/kg)14天,在大鼠中诱导BPH。每天口服Baic (1 mg/kg)、um-PEA (9 mg/kg)和um-PEA/Baic (10 mg/kg),持续14天。该方案导致前列腺形态的改变以及二氢睾酮 (DHT) 和雄激素受体和 5α-还原酶表达水平的增加。此外,注射睾酮会导致炎症、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标志物显着增加。我们的结果表明,um-PEA/Baic 能够降低 BPH 诱导的大鼠的前列腺重量和 DHT 产生,并能够调节细胞凋亡和炎症途径以及氧化应激。这些作用这很可能与 um-PEA 的抗炎特性和 Baic 的抗氧化作用之间的协同作用有关。这些结果支持这样的观点:um-PEA/Baic 应该作为治疗 BPH 的有效候选药物进行进一步研究。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棕榈酰乙醇酰胺,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