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单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针灸减轻开颅术后患者的术后炎症:一项前瞻性、开放标签、对照试验。

摘要来源:

医学(巴尔的摩)。 2020 年 3 月;99(11):e19071。 PMID:32176032

摘要作者:

Seung-Bo Yang、Seung-Yeon Cho、Seungwon Kwon、Woo-Sang Jung、Sang-Kwan Moon、Jung-Mi Park、Chang-Nam Ko、Hee Sup Shin、Seung Hwan Lee、Jun Seok Koh、Ho Kim、Seong-Uk Park

文章隶属关系:

Seung-Bo Yang

摘要:

背景: 开颅手术后控制炎症很重要。减少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并添加补充药物可能是谨慎的做法。针灸等治疗方法既有效又安全。然而,迄今为止,关于针灸对开颅术后抗炎反应影响的研究很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针灸对开颅术后患者的抗炎作用。

方法:本研究该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前瞻性、开放标签、对照试验。 44 名因未破裂动脉瘤、面部痉挛或脑肿瘤接受开颅手术的受试者被分配到针灸组或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神经外科接受术后常规护理。针灸组的受试者在开颅手术后8天内总共接受了6次针灸治疗。针灸治疗包括针灸、电针和皮内针灸。血清白细胞介素 (IL)-1β 和 IL-6、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术后 7 天内评估 C 反应蛋白 (CRP) 和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四次。还审查了发烧的存在、额外抗生素的使用、感染(包括肺炎或尿路感染)的存在以及安全性。

结果:针刺组接受动脉瘤夹闭术的受试者IL-1β水平显着降低(P = .02)。针刺组术后第 7 天接受动脉瘤夹闭术的受试者 TNF-α 水平也显着降低(P = .03)。对照组出现不明原因发热6例,而针刺组未出现不明原因发热,表明针刺组发热发生率明显较低(P = .02)。试验期间未发生不良事件。

结论:针灸显示有可能通过降低促炎细胞因子的水平来减轻炎症,并显着降低开颅术后患者不明原因发热的发生率。针灸适合作为开颅手术后减轻炎症的辅助疗法。

研究类型 : 人体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发炎, 术后恢复,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