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清除免疫缺陷男性体内持续存在的疫苗源性神经毒性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
摘要来源:《柳叶刀》。 2004 年 5 月 8 日;363(9420):1509-13。 PMID:15135598
摘要作者:Calman MacLennan、Glynis Dunn、Aarnoud P Huissoon、Dinakantha S Kumararatne、 Javier Martin、Paula OLeary、Ronald A Thompson、Husam Osman、Philip Wood、Philip Minor、David J Wood、Deenan Pillay
文章隶属关系:Calman MacLennan
摘要:背景:长期分泌神经毒性物质的个体疫苗来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计划非常关注的问题。此类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慢性感染是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公认并发症。
方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体外和体内试验-体内治疗研究,旨在使用口服免疫球蛋白、母乳(作为分泌性 IgA 的来源)、利巴韦林和抗细小核糖核酸病毒药物 pleconaril 清除患有常见变异型免疫缺陷个体的持续性神经毒性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我们进行了病毒定量、抗体中和和药物敏感性测定以及病毒基因测序。
结果:长期无症状排泄在这名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的男子身上发现了 2 型疫苗衍生的神经毒性脊髓灰质炎病毒,估计这种病毒已持续存在长达 22 年。尽管免疫球蛋白和母乳具有明显的体外中和活性,以及利巴韦林的体外抗病毒活性,但没有任何治疗能够成功清除病毒,尽管在一项试验中母乳暂时显着降低了排泄水平。在研究过程中,病毒对普莱康尼的敏感性降低,预包括该药物的体内使用。序列分析显示,在这些分离株中,与普乐康那可能的结合位点相邻的位置出现了蛋氨酸到亮氨酸的突变。
解释: 低丙种球蛋白血症中的慢性疫苗相关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是一种很难治疗的疾病。一旦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疫苗,这对停止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的策略构成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