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果体钙化程度 (DOC) 与原发性失眠患者的多导睡眠测量相关。
摘要来源:Sleep Med。 2009 年 4 月;10(4):439-45。 Epub 2008 年 8 月 27 日。PMID:18755628
摘要作者:Richard Mahlberg、Thorsten Kienast、Sven Hädel、Jens Olaf Heidenreich、Stephan Schmitz、Dieter Kunz
文章所属单位:本杰明·富兰克林夏里特校区生理学系, Charité - 柏林医学大学,D-14195 柏林,德国。 [电子邮件受保护]
摘要:目的:褪黑激素在昼夜节律计时系统 (CTS) 的正常运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外源性褪黑激素已被证明对 CTS 和 s 的情况有益。睡眠障碍。然而,“褪黑激素缺乏"的概念尚未明确。因此,我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松果体钙化程度 (DOC) 与使用多导睡眠图 (PSG) 客观测量的一系列睡眠参数之间的关系。
方法:我们的研究共纳入了 31 名原发性失眠门诊患者(17 名女性,14 名男性,平均年龄 45.9 岁;SD 14.4)。在适应之夜之后,在睡眠实验室进行了 PSG 记录之夜。在 32 小时内,包括巴黎圣日耳曼之夜的两个晚上,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收集尿液样本。使用 ELISA 测定 6-硫酸酯氧基褪黑激素 (aMT6s) 水平。通过颅脑计算机断层扫描估算钙化松果体组织 (CPT) 和未钙化松果体组织 (UPT) 的 DOC 和体积。
结果:UPT 与 w 呈正相关24小时aMT6s排泄(r=0.569;P=0.002),但CPT则没有。控制年龄后,aMT6s 参数、CPT 和 UPT 与评估的任何 PSG 参数均不相关。相反,DOC 与 REM 睡眠百分比(r=-0.567,P=0.001)、总睡眠时间(r=-0.463,P=0.010)和睡眠效率(r=-0.422,P=0.020)呈负相关。
结论:与循环中褪黑激素的绝对量相比,DOC 似乎是褪黑激素缺乏的更好指标。高 DOC 值表明主要由昼夜节律计时系统控制的 PSG 参数发生变化。因此,DOC 可以作为 CTS 不稳定性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