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杏仁苷通过调节大鼠内皮素-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表达改善微循环障碍,减轻胰腺纤维化。
摘要来源:中医药学会杂志。 2017 年 11 月 9 日。Epub 2017 年 11 月 9 日。PMID:29129515
摘要作者:张向群、胡建功、卓玉珍、崔丽华、李彩霞、崔乃强、张树坤
文章所属单位:张向群
摘要:背景:慢性胰腺炎(CP)的发病机制是组织损伤与修复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涉及微循环障碍。桃仁中提取的有效成分苦杏仁甙(一种中草药),可以降低血液粘度,改善微循环。本研究旨在探讨苦杏仁苷对 CP 大鼠胰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方法:大鼠 CP通过右尾静脉注射二丁基二氯化锡(DBTC)诱导模型。 CP诱导后次日起经阴茎静脉注射苦杏仁甙,剂量为10mg/(kg·d),前3天每天1次,之后每2天1次,直至治疗结束。实验。每7天观察一次体重。第 28 天评估胰腺血流量和组织病理学变化。通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来评估胰腺星状细胞(PSC)的活化。同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表达检测到胰腺组织的CGRP(CGRP)。
结果:苦杏仁苷治疗CP大鼠体重和胰腺血流量有所改善减轻胰腺纤维化和腺泡破坏,并伴有α-SMA、PDGF-BB、TGFβ-1、ET-1表达下调,CGRPs表达上调。
结论:苦杏仁甙可以减少促纤维化细胞因子的产生,抑制PSCs的活化,减轻大鼠胰腺纤维化CP。其机制可能包括通过调节ET-1和CGRP的产生来改善微循环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