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后妇女乳腺癌辅助治疗中与芳香酶抑制剂相关的副作用的发生率和管理。
摘要来源:Curr Med Res Opin。 2006 年 8 月;22(8):1609-21。 PMID:16870085
摘要作者:Henning T Mouridsen
文章所属单位:哥本哈根大学医院 Rigshospitalet 肿瘤科,Blegdamsvej 9, DK-2100 Copenhagen, 丹麦。 [email protected]
摘要:目标:第三-第一代芳香酶抑制剂(AI)作为辅助治疗是有效的并且通常耐受性良好。这些人工智能现在被引入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绝经后患者的辅助治疗。然而,他们的长期安全仍然存在疑问等。本文总结了第三代人工智能试验中报告的不良事件,并对这些药物引起的患者不良事件的适当管理进行了评论。方法:通过 Medline 搜索确定与阿那曲唑、依西美坦和来曲唑相关的论文,并回顾最近肿瘤学会议的记录以获取相关的新数据。结果:最常见的与 AI 辅助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包括潮热和肌肉骨骼不适/关节痛。 AI 组子宫内膜癌和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他莫昔芬组。然而,AI 治疗会导致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略有增加,但会显着增加。对心血管系统,特别是脂质代谢的潜在负面影响尚未得到最终证实。在比较人工智能和他莫昔芬的研究中,没有观察到总体生活质量存在显着差异n 或安慰剂。结论:对于大多数患有激素反应性乳腺癌的绝经后患者来说,单独使用 AI 并在他莫昔芬之后进行测序是辅助内分泌治疗的合适选择。与他莫昔芬相关的一些副作用(例如子宫内膜癌、中风或肺栓塞)的发生率有所降低。监测和管理与人工智能治疗相关的骨质流失至关重要,并且正在正在进行的试验中得到解决。需要进一步的长期随访研究来阐明人工智能对脂质代谢和心血管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