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单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嗜酸乳杆菌 VB1 共同聚集并抑制慢性中耳炎相关病原体的生物膜形成。

摘要来源:

Braz J Microbiol。 2024 年 5 月 24 日。Epub 2024 年 5 月 24 日。PMID:38789905

摘要作者:

Ammar R Algburi、Shireen M Jassim、Igor V Popov、Richard Weeks、Michael L Chikindas

文章隶属关系:

Ammar R Algburi摘要:

本研究旨在评估嗜酸乳杆菌单独使用以及与环丙沙星联合使用对中耳炎相关细菌的抗菌活性。嗜酸乳杆菌细胞是从 Vitalicate B (VB) 中分离出来的,这是一种市售益生菌产品,含有两种乳杆菌,即嗜酸乳杆菌和 Lactiplantibacill我们(以前称为植物乳杆菌)。致病菌样本由 Al-Shams 医学实验室(伊拉克巴库巴)提供。使用VITEK2系统对16种抗生素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还测定了环丙沙星的最低抑制浓度。使用棋盘测定法单独评估嗜酸乳杆菌 VB1 无细胞上清液 (La-CFS) 的抗菌活性以及与环丙沙星组合的抗菌活性。我们的数据显示,与单独使用每种化合物相比,La-CFS 与环丙沙星联合使用时,针对铜绿假单胞菌 SM17 和奇异变形杆菌 SM42 的协同活性存在显着差异。然而,观察到组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M23和肺炎克雷伯菌SM9具有拮抗作用。嗜酸乳杆菌VB1与病原菌显着共聚集,并且观察到的共聚集百分比最高孵化 24 小时之三。评估了CFS和嗜酸乳杆菌VB1的生物表面活性剂(BS)的抗生物膜活性,我们发现La-CFS抑制50%细菌生物膜的最低生物膜抑制浓度(MBIC50)显着低于La的MBIC50 -针对测试的致病菌种类的BS。从 Vitane Vitalicate B 胶囊中分离出来的嗜酸乳杆菌对中耳炎病原体表现出良好的抗菌和抗生物膜活性,凸显了其作为控制细菌性耳部感染的有效补充/替代治疗策略的潜力。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耳炎,
治疗物质 : 嗜酸乳杆菌,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