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双磷酸盐相关颌骨坏死:pH 值是发病机制谜题中缺失的部分吗?

摘要来源:

J Oral Maxillofac Surg。 2010 年 5 月;68(5):1158-61。 PMID:20138420

摘要作者:

Sven Otto、Sigurd Hafner、Gerson Mast、Thomas Tischer、Elias Volkmer、Matthias Schieker、Stephen R Stürzenbaum、Emmo von Tresckow、Andreas Kolk、Michael Ehrenfeld、Christoph Pautke

文章隶属关系:

德国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学口腔颌面外科系。 [email protected]

摘要:

双磷酸盐相关骨酮危机下颌骨(BRONJ)是双膦酸盐治疗的副作用,主要诊断于患有癌症和转移性骨病且接受治疗的患者g 静脉注射含氮双膦酸盐。如果诊断或治疗延迟,BRONJ 可能会发展为严重且毁灭性的疾病。许多研究都集中在 BRONJ 上,可能的病理机制是骨转换过度抑制、抗血管生成作用引起的缺血、局部感染或软组织毒性。然而,确切的发病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难以捉摸,最重要的问题有待回答,即:1)为什么只有颌骨受到影响? 2) 衍生物诱导 BRONJ 的效力为何以及如何不同? 3) BRONJ 为何以及何时出现?目前的观点反思了现有的理论,并引入了这样的假设:颌骨局部组织酸中毒提供了一个确凿的发病机制模型,并且可能被证明是 BRONJ 中缺失的一环。

研究类型 : 人体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酸中毒, 骨坏死,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