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芯片挖掘结合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研究芒果苷治疗口腔粘膜下纤维化的机制。
摘要来源:华西口强医薛杂志。 2024 年 8 月 1 日;42(4):444-451。 PMID:39049631
摘要作者:宋子仪、杨朝、张云龙、张珠江、任天骄、张新月、李雪
文章所属单位:宋子仪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基因表达综合(GEO)研究芒果苷(MF)治疗口腔粘膜下纤维化(OSF)的主要靶点和潜在机制数据库芯片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
方法:使用OSF确定潜在治疗靶点ng GEO 芯片数据。预测了 MF 的潜在靶点,并从数据库中收集了 OSF 的疾病相关靶点。使用 EVenn 平台创建维恩图来识别重叠目标。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使用 DAVID 平台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 3.10.1软件可视化药物-靶标-通路-疾病网络,并使用AutoDocktools 1.5.6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分析。
结果:从多个数据库中总共获得了 356 个 MF 潜在靶点和 360 个 OSF 疾病相关靶点。 PPI 网络中前 15 个关键靶蛋白被选为重要候选蛋白。 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MF治疗主要涉及晚期糖基化终末原导管受体 (AGE-RAGE)、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以及与 OSF 发病机制相关的其他信号通路。分子对接分析表明,MF 对 AKT 丝氨酸激酶 1 (AKT1)、肿瘤坏死因子 (TNF) 等核心靶标具有较强的结合活性。
结论:这些研究结果表明,MF 可能通过涉及多种信号通路的多靶点方法对 OSF 发挥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