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血清和唾液氧化应激标志物的姜黄素在癌前病变中的可能作用机制。
摘要来源:J Oral Sci。 2010;52(2):251-6。 PMID:20587949
摘要作者:Balwant Rai、Jasdeep Kaur、Reinhilde Jacobs、Jaipaul Singh
文章所属单位:比利时鲁汶天主教鲁汶大学牙科、口腔病理学和颌面外科学院。 [email protected]
摘要:在过去半个世纪的研究表明,咖喱粉中的黄色色素姜黄素(二阿魏酰甲烷)具有抗氧化、抗炎和促凋亡活性。我们研究了姜黄素的抗癌前活性是否是通过介导的具有抗氧化和DNA保护机制。选择患有口腔白斑、口腔粘膜下纤维化或扁平苔藓的患者以及年龄17-50岁的健康个体(每组n = 25)。在摄入姜黄素前、摄入姜黄素一周后以及癌前病变临床治愈后,测量唾液和血清氧化标志物,如丙二醛 (MDA)、8-羟基脱氧鸟苷 (8-OHdG)、维生素 C 和 E。对于所有类别的癌前病变,口腔白斑、粘膜下纤维化和扁平苔藓患者摄入姜黄素后,血清和唾液维生素 C 和 E 均有所增加,而 MDA 和 8-OHdG 水平则有所下降。临床治愈后这些值的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五点评分量表以及口腔白斑、粘膜下纤维化和扁平苔藓的病变大小均显着改善(P<0.05)。此外,在粘膜下f纤维化、张口度(P<0.05)明显恢复。在口腔白斑、粘膜下纤维化和扁平苔藓中,血清和唾液维生素C和E水平显着升高,而MDA和8-OHdG水平分别在131(15)、211(17)和191(18)天后下降。与健康个体相比,血清和唾液维生素 C 和 E 的值显示口腔白斑、粘膜下纤维化和扁平苔藓显着减少,但在病变临床治愈后给予姜黄素后,所有组中的值均显着增加。基于这些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姜黄素通过增加维生素C和E的水平,并防止脂质过氧化和DNA损伤来介导其抗癌前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