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汉黄芩素和白杨素逆转非小细胞肺癌细胞中炎症相关的二氢二醇脱氢酶(AKR1C1 和 AKR1C2)过表达和耐药性。

摘要来源:

Int J Cancer。 2007 年 5 月 1 日;120(9):2019-27。 PMID:17266043

摘要作者:

王浩伟、林清平、赵仁惠、周冠志、郭光泰、林振松、王良顺

文章所属单位:

国立阳明大学医学院外科系,台北,台湾。

摘要:

二氢二醇脱氢酶 (DDH) 是醛酮还原酶超家族 (AKR1C1) 的成员-AKR1C4),在类固醇激素、前列腺素和异生素的代谢中发挥核心作用。我们之前检测到 DDH 的过度表达是人类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预后不良和化疗耐药的指标。我们还发现 DDH 表达与慢性炎症密切相关。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 NSCLC 细胞中炎症、DDH 表达和耐药性之间的联系。我们发现,包括白介素 6 (IL-6) 在内的促炎介质可以诱导 NSCLC 细胞中 AKR1C1/1C2 的表达,并增加细胞对顺铂和阿霉素的耐药性。这种效应被蛋白激酶 C 抑制剂 Safingol 抵消。此外,AKR1C1/1C2的表达与NBS1和凋亡诱导因子(AIF)呈负相关。我们还发现,黄芩素(广泛使用的中药和日本药物)中的主要黄酮类化合物汉黄芩素和白杨素可抑制 IL-6 诱导的 AKR1C1/1C2 表达和耐药性。总之,这项研究证明了 NSCLC 中促炎信号、AKR1C1/1C2 表达和耐药性之间的新联系。蛋白激酶C通路可能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过程。 AKR1C1/1C2 的过度表达可作为化疗耐药的标志。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评估汉黄芩素和白杨素作为耐药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AKR1C1/1C2过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辅助治疗作用。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