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腹腔麸质敏感性引发肠道菌群失调、神经炎症、肠脑轴功能障碍和痴呆症的易感性。
摘要来源: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紊乱药物靶点。 2015;14(1):110-31。 PMID:25642988
摘要作者:Mak Adam Daulatzai
文章隶属关系:Mak Adam Daulatzai
摘要:非乳糜泻麸质敏感性 (NCGS) 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很常见。人体肠道内含有多种微生物;它们主要是共生的,对福祉很重要。然而,“生态失调"——即正常共生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以及病原微生物的增加,会影响体内平衡/健康。 NCGS 中的菌群失调会导致肠道炎症、腹泻、便秘、内脏过敏、腹痛、代谢状态失调和外周免疫和神经免疫通讯。因此,由于麸质敏感性和共病腹泻而导致的免疫介导的肠道和肠外功能障碍可能会持续数十年。很大一部分 NCGS 患者可能长期饮酒、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高脂肪饮食,并患有各种合并症。上述病理生理基础和生态失调是由功能失调的双向“肠-脑轴"通路支撑的。众所周知,致病性肠道微生物群会上调肠道和全身炎症(由于致病菌的脂多糖和促炎细胞因子的合成);它们增强能量收集,导致肥胖、胰岛素抵抗和迷走神经-迷走神经肠-脑轴功能失调。可以想象,上述病理级联可能促进各种病理生理机制、神经炎症和认知功能障碍。因此,生态失调、肠道炎症和慢性稳态失调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这里有人认为,我们需要了解 NCGS 及其慢性病理生理学影响。包括益生菌、迷走神经刺激、抗氧化剂、α7烟碱受体激动剂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1拮抗剂在内的治疗措施可能会改善 NCGS 的神经炎症和氧化应激;因此,它们可以预防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的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