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甘草苷在神经性疼痛小鼠模型中具有血清素依赖的抗痛觉过敏和抗异常疼痛作用。
摘要来源:Eur J Pharmacol。 2020 年 8 月 15 日;881:173184。 Epub 2020 年 5 月 15 日。PMID:32417324
摘要作者:余超、张英、高可新、孙汉庭、龚明志,赵鑫,任鹏
文章来源:于超
摘要: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世界范围内的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但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的工作旨在研究异甘草苷(一种来自乌拉尔甘草的黄酮类化合物)对抗神经性疼痛的潜在镇痛作用并阐明其机制。雄性 C57BL/6J 小鼠因坐骨神经松散结扎而遭受慢性压迫性损伤 (CCI)。 CCI 手术后,神经病小鼠出现了类似疼痛的行为,如热力显示哈格里夫斯试验中的(热)痛觉过敏和冯弗雷试验中的触觉异常性疼痛。用异甘草苷重复治疗 CCI 小鼠(口服,每天两次,持续两周)以剂量依赖性方式(5、15 和 45 mg/kg)改善热刺激的行为痛觉过敏和触觉刺激的异常性疼痛。异甘草苷触发的镇痛作用似乎依赖于血清素,因为它的抗痛觉过敏和抗异常疼痛作用完全被对氯苯丙氨酸化学消耗脊髓血清素所消除,而被 5-HTP(5-HT 的前体)增强。一致地,异甘草苷治疗的神经病小鼠表现出脊髓单胺尤其是 5-HT 水平升高,同时单胺氧化酶活性降低。此外,异甘草苷引起的抗痛觉过敏和抗异常性疼痛优先被系统或脊髓递送的 5-HT 受体拮抗剂 WAY-100635 抵消。异甘草苷的显着益处是能够纠正共病行为神经性疼痛引起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总的来说,这些研究结果首次证明了异甘草苷对神经性超敏反应的治疗功效,并且这种作用依赖于脊髓血清素能系统和5-HT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