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接种过牛痘疫苗的美军人员接种天花疫苗后出现心肌炎。
摘要来源:《美国医学会杂志》。 2003 年 6 月 25 日;289(24):3283-9。 PMID:12824210
摘要作者:杰弗里·S·哈塞尔、詹姆斯·R·里德尔、J·埃德温·阿特伍德、皮尔斯·加德纳、罗伯特·肖普、格雷戈里·A·波兰、格雷戈里·C·格雷、斯蒂芬·奥斯特罗夫、罗伯特·E·埃卡特、杜安·R·霍斯彭塔尔、罗杰·L·吉布森、约翰D Grabenstein、Mark K Arness、David N Tornberg,文章所属机构:美国夏洛茨维尔弗吉尼亚大学。
摘要:背景:在美国,每年的发病率据估计,每 10 万人中有 1 至 10 人患有心肌炎。多达1%至5%的急性病毒感染患者累及心肌。尽管据报道许多病毒可引起心肌心包炎,但在接种目前使用的 va 菌株后,这是罕见或未被识别的事件ccinia 病毒(纽约市卫生局)。目的:描述自重新引入痘苗疫苗以来,美国军人在接种天花疫苗后发生的一系列可能的心肌心包炎病例。设计、设置、参与者:提出了监测案例定义。这些病例是通过使用国防医疗监测系统向美国军事总部监测哨点报告或使用国际疾病分类第九修订版向疫苗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报告来发现的。这些病例发生在2002年12月中旬至2003年3月14日期间接种疫苗的个体中。 主要观察指标: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水平升高,通常伴有心电图ST段抬高和超声心动图上的室壁运动异常。结果:在 230,734 名初次接种者中,接种天花疫苗后有 18 例可能出现心肌心包炎据报告(30 天内每 100,000 人中有 7.8 例发生)。在之前接种过天花疫苗的 95,622 名接种者中,没有报告出现天花疫苗接种后出现心肌心包炎的病例。所有病例均为年龄 21 岁至 33 岁(平均年龄 26.5 岁)的白人男性,在疫苗接种后 7 至 19 天出现急性心肌心包炎。紧密的时间聚类(7-19 天;平均接种后 10.5 天)、广泛的地理和时间分布、仅发生在初次接种者中以及缺乏与心肌心包炎相关的替代病因或其他疾病的证据支持因果关系。额外的支持证据是观察到,初次接种者中观察到的心肌心包炎发生率比未接种疫苗的人员中的预期发生率高 3.6 倍(95% 置信区间,3.33-4.11)。按年龄分层(20-34 岁:2.1每 10 万人中预计有 8 例病例; 95% 置信区间 [CI],1.90-2.34)、种族(白人:每 100,000 人 1.82;95% CI,1.50-2.01)和性别(男性:每 100,000 人 2.28;95% CI,2.04-2.54)。结论:在接种天花疫苗的美国军事人员中,每 12 819 名初级疫苗接种者中就有 1 人发生心肌心包炎。心肌心包炎应被视为与天花疫苗接种相关的预期不良事件。临床医生在天花疫苗接种后 4 至 30 天出现胸痛的患者的鉴别诊断中应考虑心肌心包炎,并了解其影响以及报告这种潜在不良事件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