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二酚通过抑制野百合碱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中的转化生长因子β途径减轻右心室纤维化。
摘要来源:Biochim Biophys Acta Mol Basis Dis 。 2023 年 8 月;1869(6):166753。 Epub 2023 年 5 月 13 日。PMID:37187449
摘要作者:Anna Krzyżewska、Marta Baranowska-Kuczko、Irena Kasacka、Hanna Kozłowska
文章隶属关系:Anna Krzyżewska
摘要:大麻二酚 (CBD) )是一种无毒的大麻化合物,具有抗纤维化特性。肺动脉高压(PH)是一种可导致右心室(RV)衰竭和过早死亡的疾病。有证据表明 CBD 可降低野百合碱 (MCT) 引起的 PH,包括重新降低右心室收缩压(RVSP),对肺动脉有血管舒张作用,并减少肺部促纤维化标志物的表达。我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长期服用 CBD(每天 10 毫克/公斤,持续 21 天)对 MCT 诱导的 PH 大鼠右心室促纤维化参数的影响。在 MCT 诱导的 PH 中,我们发现促纤维化参数和与 RV 功能障碍相关的参数增加,即血浆 B 型利钠肽原 (NT-proBNP)、心肌细胞宽度、间质和血管周围纤维化面积、成纤维细胞和纤连蛋白的量、以及因子 β1 (TGF-β1)、半乳糖凝集素 3 (Gal-3) 的转化生长过度表达,半乳糖凝集素 3 (Gal-3) 是母亲抗十倍体麻痹 2 (SMAD2)、磷酸化 SMAD2 (pSMAD2) 和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α-SMA) 的抑制剂)。相反,MCT 诱导的 PH 大鼠的 RV 中血管内皮钙粘蛋白 (VE-cadherin) 水平降低。 CBD 的施用减少了血浆 NT-proBNP 的量,心肌细胞宽度、纤维化面积、纤连蛋白和成纤维细胞表达减少,TGF-β1、Gal-3、SMAD2、pSMAD2表达减少,VE-cadherin水平增加。总体而言,CBD 被发现在 MCT 诱导的 PH 中具有抗纤维化潜力。因此,CBD 可以作为 PH 的辅助治疗,但是,建议进行进一步的详细研究以证实我们有希望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