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甘子改善酒精引起的大鼠脑线粒体功能障碍。
摘要来源:J Med Food。 2011年1月-2月;14(1-2):62-8。 Epub 2010 年 12 月 7 日。PMID:21138366
摘要作者:Vaddi Damodara Reddy、Panuru Padmavathi、Godugu Kavitha、Sriram Gopi、Nallanchakravarthula Varadacharyulu
文章所属单位:1 印度阿纳恩塔普尔大学生物化学系.
Abstract:Abstract 余甘子的果实已在阿育吠陀医学体系中用于治疗不同的疾病,也是印度和其他国家各种传统草药配方的成分。为了研究余甘子果实提取物 (EFE) 对酒精引起的脑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给雄性 Wistar 大鼠口服 20% 的酒精(5 g/kg体重/天)和EFE(250 mg/kg体重/天),持续60天。与实验对照大鼠相比,酒精治疗的大鼠线粒体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活性显着降低。此外,饮酒降低了NADH脱氢酶、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以及细胞色素的含量,随后增加了一氧化氮(NO)、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和蛋白质羰基化合物的水平。没有观察到膜电位的显着变化。对酒精处理的大鼠施用EFE,降低了NO、蛋白质羰基和脂质过氧化的水平,并提高了抗氧化酶SDH、NADH脱氢酶和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活性以及细胞色素的含量。 EFE 中存在的活性单宁成分及其抗氧化和 NO 清除特性可能具有有助于观察到的针对酒精引起的脑线粒体功能障碍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