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糠酚提取物通过 microRNA-494-3p 介导的 PGC-1α-TFAM 途径减轻线粒体功能障碍,从而对小鼠酒精性肝病具有保护作用。
摘要来源:农业食品化学杂志。 2020 年 11 月 4 日;68(44):12284-12294。 Epub 2020 年 10 月 23 日。PMID:33094608
摘要作者:肖娟、吴成军红、何彦庚、郭梦云、彭子婷、刘雨馨、刘蕾、董立红、郭志强、张瑞芬、张明伟
文章单位:肖娟
摘要:酒精性肝病(ALD)的发生和发展至少部分是由线粒体功能障碍介导的,而线粒体功能障碍受 PPARγ 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调节)通过线粒体转录因子 A (TFAM)。然后,PGC-1α的表达受到几种microRNA的调节。这项研究调查了米糠酚的保肝作用通过 microRNAs-PGC-1α-TFAM 信号通路对喂食含乙醇饮食的小鼠进行 lic 提取物 (RBPE) 实验。 RBPE 治疗可预防酒精性肝损伤,血清转氨酶活性降低和肝脏甘油三酯积累减少,同时血清和肝脏氧化应激减轻。 RBPE 治疗通过改变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 DNA 含量和呼吸链复合酶活性来减轻乙醇引起的线粒体功能障碍,从而增加肝脏 ATP 的产生。在 RBPE 处理的小鼠肝脏中检测到细胞质细胞色素含量、caspase-3 活性和 Bax/Bcl-2 比值降低,表明 RBPE 可能抑制乙醇诱导的肝细胞凋亡。此外,在 RBPE 治疗的小鼠中,乙醇引起的 PGC-1α 和 TFAM mRNA 和蛋白表达的降低显着减轻。对乙醇喂养的小鼠进行 RBPE 治疗也可以下调 mi 的表达croRNA-494-3p,直接调节PGC-1α表达。因此,RBPE可能通过microRNA-494-3p介导的PGC-1α-TFAM信号通路减轻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由此导致的肝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抗ALD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