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铁蛋白减少分枝杆菌海藻糖 6,6-二霉菌酸诱导的 M1 型炎症,并允许氟喹诺酮进入肉芽肿。
摘要来源:Biochem Cell Biol。 2020 年 5 月 13 日。Epub 2020 年 5 月 13 日。PMID:32402212
摘要作者:Thao K T Nguyen、Zainab Niaz、John dAigle、Shen-An Hwang、Marian L Kruzel、Jeffrey K 演员
文章隶属关系:Thao K T Nguyen
摘要:原发性结核分枝杆菌 (Mtb) 感染会导致形成密集的肉芽肿反应,从根本上限制免疫效应细胞的进入和功效。此外,肉芽肿的物理性质不容易允许治疗剂进入生物体驻留的部位。 Mtb 细胞壁分枝菌酸、海藻糖 6,6-二霉菌酸酯 (TDM) 是一种生理相关分子,可模拟建立过程中巨噬细胞介导的事件。结核病引起的肉芽肿发病机制。目前没有任何治疗方式专注于调节宿主免疫反应以改善结核病。先前的研究发现乳铁蛋白(LF)是一种天然铁结合蛋白,被证明可以调节炎症,能够改善肉芽肿的粘性。因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来进一步研究重组人 LF (rHLF) 对 TDM 诱导病理的组织学进展的影响。 rHLF 治疗表明,注射 TDM 后炎症灶的大小和数量显着减少,肺部促炎细胞因子 TNF-α 和 IL-1β 也减少。 LF 使氟喹诺酮治疗剂能够更大程度地渗透到病理部位;单独 TDM 治疗的小鼠表现出氧氟沙星对炎症反应区域的排斥,而 rHLF 治疗的动物表现出对反应灶的渗透增加。最后,最近的研究结果支持了这样的假设:这种真菌分枝菌酸可以特异性招募M1样极化巨噬细胞; rHLF 治疗被证明可以限制这种 M1 样表型募集的水平,与炎症反应减少的发生高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