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外泌体介导的细胞氧化还原电位和生物能重置重新激活 HIV-1。
摘要来源:mBio。 2020 年 3 月 3 日;11(2)。 Epub 2020 年 3 月 3 日。PMID:32127457
摘要作者:Priyanka Tyagi、Virender Kumar Pal、Ragini Agrawal、Shalini Singh、Sandhya Srinivasan、Amit Singh
文章隶属关系:Priyanka Tyagi
摘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1 (HIV-1) 之间的协同作用会干扰治疗并促进这两种人类病原体的发病机制。加剧 HIV-1 感染的基本机制尚不清楚。在这里,我们展示了感染 HIV-1(包括耐药临床菌株)的巨噬细胞分泌的外泌体,重新激活了 HIV-1通过诱导氧化应激。从机制上讲,特异性外泌体重新调整线粒体和非线粒体耗氧率 (OCR),并调节介导氧化应激反应、炎症和 HIV-1 反式激活的宿主基因的表达。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了几种已知可促进 HIV-1 在特异性外泌体中重新激活的宿主因子(例如 HIF-1α、半乳糖凝集素和 Hsp90)的富集。使用已知的抗氧化剂 - N-乙酰半胱氨酸 (NAC) 或宿主因子抑制剂 - 半乳糖凝集素和 Hsp90 进行治疗可减弱特异性外泌体对 HIV-1 的再激活。我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理解 HIV 合并感染的氧化还原和生物能学基础的新范式,这将有助于设计有效的治疗策略。在全球范围内,个人同时感染艾滋病病毒 (HIV-1) 和结核病病原体 [TB] )对这两种疾病的临床管理构成重大障碍。这个问题的核心是两者之间明显的协同作用两种人类病原体。一方面,HIV-1 诱导艾滋病患者结核病重新激活的机制已得到充分表征。另一方面,虽然临床研究结果清楚地表明结核病是 HIV-1 重新激活和相关死亡的危险因素,但加剧 HIV-1 复制和感染的基本机制仍不清楚。我们研究的意义在于确定氧化还原和能量代谢等基本机制在催化艾滋病毒协同作用中的作用。对受刺激 HIV-1 影响的氧化还原和呼吸参数进行量化将极大地增强我们对 HIV 合并感染的理解,从而对生物医学研究界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并创造新的转化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