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维生素 C 相互作用对巨噬细胞对牛分枝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的影响。

摘要来源:

Cell Mol Biol (Noisy-le-grand)。 2012 年 5 月 15 日;58 增刊:OL1688-94。 Epub 2012 年 5 月 15 日。PMID:22762523

摘要作者:

王杰,周X,张子,徐立,尹X,杨立,赵德

文章所属单位:

王杰

摘要:

牛结核病是一种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影响人类和牲畜的慢性传染病。与结核分枝杆菌 (M.tb) 一样,牛分枝杆菌在进入非复制持久性 (NRP) 状态后可以在牛体内持续存在,而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鉴于结核分枝杆菌在应激条件下进入 NRP,我们试图找出维生素 C (VC) 对体外和体内牛分枝杆菌的影响(VC 可以通过 O2 清除和吞噬体中的酸性条件来模拟缺氧等应激)。 M. bovis 培养于 m培养基与 VC 培养 48 小时。通过实时定量 PCR 测量了与牛分枝杆菌 NRP 状态有关的 5 个基因(牛分枝杆菌的 dosR、dosS、dosT、icl 和 hspX)的差异表达。 VC 增加了所有五个基因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暴露于 VC 的细菌看起来更小、更圆,内膜更厚。与对照相比,发现活细菌数量较少。我们用牛支原体感染巨噬细胞系ANA-1,并在添加VC的培养基中培养(MC组)24小时和48小时。检查 il-10、il-6、tnf-α 和 il-β 的表达,并与未经 VC 处理的牛支原体感染细胞(MB 组)、经 VC 处理的培养基中未感染的细胞(VC组),以及仅不含 VC 的培养基中的细胞。 MC组中IL-1β、TNF-α和IL-6转录显着上调。 24h时MB组和MC组IL-10基因表达量低于对照组,但MC组IL-10基因表达量低于对照组48小时时组比MB组增加更多。 MC组细胞内牛支原体数量低于其他组。经VC处理的牛分枝杆菌生长较慢,细胞内VC刺激的牛分枝杆菌的巨噬细胞比未经VC处理的牛分枝杆菌具有更强的杀菌力。

研究类型 : 体外研究
更多链接
疾病 : 分枝杆菌感染,
治疗物质 : 维生素C,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