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环境敏感患者的非特异性身体症状:患病率、持续时间、功能状态和疾病行为。
摘要来源:J Psychosom Res。 2014 年 5 月;76(5):405-13。 Epub 2014 年 2 月 28 日。PMID:24745783
摘要作者:Christos Baliatsas、Irene van Kamp、Mariette Hooiveld、Joris Yzermans, Erik Lebret
文章隶属关系:Christos Baliatsas
摘要:目标:对自我报告的环境敏感性患者报告的非特异性身体症状(NSPS)的潜在临床相关性。本研究旨在评估具有一般环境敏感性 (GES) 和归因于电磁场的特发性环境不耐受 (IEI-EMF) 的人群的 NSPS,并确定功能状态和疾病行为的差异.
方法:在荷兰进行了一项流行病学研究,将自填问卷与患者的电子病历相结合。由全科医生注册的受访者。分析包括 5789 名注册成人(≥18 岁)患者,其中 5073 名非敏感 (NS) 个体,其中 514 名属于 GES 组,202 名属于 IEI-EMF 组。
结果:患有 GES 的参与者咨询替代疗法的可能性是非敏感个体的两倍;患有 IEI-EMF 的人的可能性是其三倍多。此外,敏感人群中症状和药物处方的发生率更高,症状持续时间更长。自我报告的 NSPS 数量和持续时间的增加与功能障碍、疾病行为、阴性症状认知和全科医生注册的 NSPS 患病率相关。
结论:即使在对医疗和精神疾病发病率进行调整后,环境敏感个体的健康状况也会较差,疾病也会增加行为和更严重的 NSPS。自我报告的 NSPS 的数量和持续时间是症状严重程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与初级保健中 NSPS 的特征相似。敏感群体之间的大量重叠强化了这样一种观念,即不同类型的敏感性可能是一种更广泛的环境疾病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