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通过膝下扣带回活动和中边缘连接的改变导致情绪变化。
摘要来源:生物精神病学。 2009 年 9 月 1 日;66(5):407-14。 Epub 2009 年 5 月 7 日。PMID:19423079
摘要作者:Neil A Harrison、Lena Brydon、Cicely Walker、Marcus A Gray、Andrew Steptoe,Hugo D Critchley
文章归属:Neil A Harrison
摘要:背景:炎症细胞因子是与抑郁症的病理生理学有关。在啮齿类动物中,全身施用炎症细胞因子会诱发抑郁样行为。类似地,在人类中,治疗性干扰素-α会导致三分之一的患者出现临床抑郁症。康韦尔塞尔y,抑郁症患者也表现出升高的促炎细胞因子。
目标:确定炎症相关的神经机制情绪变化以及对涉及情绪稳态和情感处理的回路的调节作用。
方法:在双盲、随机的实验中交叉研究中,16 名健康男性志愿者在两次实验中接受了伤寒疫苗接种或生理盐水(安慰剂)注射。在基线以及 2 小时和 3 小时完成情绪问卷。注射后两小时,参与者在功能磁共振成像期间执行隐式情绪面部感知任务。分析的重点是炎症相关的情绪变化和对情绪表达敏感的区域内的情感处理的神经生物学相关性,并与抑郁症的病因有关。
结果:伤寒注射液而非安慰剂注射液产生了炎症反应,其表现为循环白细胞介素 6 增加和 3 小时后情绪显着下降。炎症相关的情绪恶化与情绪面孔处理过程中膝下前扣带皮层(sACC)(与抑郁症病因有关的区域)内的活动增强相关。此外,炎症相关的情绪变化降低了 sACC 与杏仁核、内侧前额叶皮层、伏隔核和颞上沟的连接性,而这种连接性由外周白细胞介素 6 调节。
结论:炎症相关的情绪恶化反映在诱发期间 sACC 活动和功能连接的变化对情绪刺激的反应。外周细胞因子调节这种情绪依赖性 sACC 连接,表明重度抑郁症和 sic 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与膝盖相关的情绪变化和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