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种草种子和百里醌对肉鸡黄曲霉毒素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α-3解毒的影响以及黄曲霉毒素B-DNA加合物之间的关系。
摘要来源:毒物。 2021 年 4 月 15 日;193:86-92。 Epub 2021 年 2 月 11 日。PMID:33581172
摘要作者:Mehmet Burak Ates、Mustafa Ortatatli
文章隶属关系:Mehmet Burak Ates
摘要:第一阶段生物转化结束时发生的黄曲霉毒素 (AF) 代谢物解毒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谷胱甘肽-S-转移酶与谷胱甘肽 (GSH) 结合(GST) 酶处于第 2 相。在这项研究中,根据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到的 GSH、GST α-3 (GSTA3) 和 AFB-DNA 加合物,研究了黑种草种子 (NS) 和百里醌 (TQ) 对 AF 第 2 相解毒途径的活性。 br 中的方法油工肝脏。 120只1日龄鸡,分为6组:对照组(CNT)、AF组、TQ组、NS组、AF+TQ组、AF+NS组,饲喂28天。 AF、TQ 和 NS 分别以 2 mg/kg、300 mg/kg 和 5% 添加到相关日粮中。单独使用 AF 会强烈刺激 AFB-DNA 加合物的形成,并降低肝细胞中 GSH 和 GSTA3 的水平 (p < 0.01)。相反,发现 TQ 和 NS 显着减少 AF + TQ 和 AF + NS 组中 AFB-DNA 加合物的量 (p < 0.01)。我们得出的结论是,NS 和 TQ 凭借其抗氧化特性,通过提高 GSH 和 GSTA3 水平 (p < 0,01) 来实现这一目标,从而对 AF 的反应性代谢物进行解毒。此外,我们认为28天形成的AFB-DNA加合物可以作为肉鸡AF暴露的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