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对无先兆经期偏头痛患者情绪障碍的调节作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摘要来源:Front Neurosci。 2021 年;15:726505。 Epub 2021 年 10 月 4 日。PMID:34671239
摘要作者:张雨桐、王子文、杜家荣、刘继新、徐涛、王晓、孙明生、文怡,李德华,廖华强,赵宇,赵玲
文章所属单位:张雨桐
摘要:月经性无先兆偏头痛(MMoA)是指一种特定类型的偏头痛,与女性卵巢周期有关。尤其严重,给女性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和精神负担。针灸通常用于预防偏头痛和相关疾病患有伴随的情绪障碍;然而,这种干预背后的生理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旨在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rsfMRI) 来研究针灸是否可以调节 MMoA 患者的大脑功能,以及对大脑活动的潜在影响是否与改善 MMoA 患者的情绪症状相关。总体而言,44 名患者被随机分为真实组和真实组。针刺组(TA)和假针刺组(SA)。患者在治疗3个月前和治疗后接受rsfMRI,计算rsfMRI中的低频波动幅度(ALFF)和区域均匀性(ReHo)。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偏头痛发作频率、视觉模拟量表、偏头痛强度评价临床效果。变量的临床变化也用于进一步评估 MMoA 患者与大脑活动的相关性。经穿刺治疗后,两组患者情绪症状均有改善,偏头痛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我们研究的主要发现是,MMoA 患者左前扣带回 ALFF 值较低,且该值与 SAS 和 SDS 评分的下降呈正相关。在SA组中,常见脑区在ALFF和区域均匀性值上都有反应,主要在岛叶,并且脑区与临床变量之间没有观察到显着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两种针灸治疗均有助于治疗偏头痛,并能改善偏头痛。情绪症状。 TA在降低偏头痛发作频率方面的效果相对优于SA。两种疗法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TA通过调节额叶边缘区域来调节情绪障碍,而SA可能通过对岛叶的安慰剂效应并通过间接调节情绪来调节疼痛感知。l 失调。这些研究结果证明针灸是缓解女性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的补充和替代疗法,有助于加强临床诊断和治疗。[https://www.chictr.org.cn/index.aspx],标识符[ ChiCTR-IOR-15006648。注册日期:2015 年 6 月 2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