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组分的抗疟活性。
摘要来源:Open Vet J. 2023 Sep ;13(9):1116-1123。 Epub 2023 年 9 月 30 日。PMID:37842099
摘要作者:Lilik Maslachah、Neny Purwitasari
文章隶属关系:Lilik Maslachah
摘要:背景:疟疾仍然是全球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疟疾治疗、预防和控制的发展是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目标:考察甲醇果实提取物的抗疟活性。
方法:L果粉浸渍d 用甲醇 (PA) 进行分离,使用正己烷、乙酸乙酯、丁醇、氯仿、甲醇和水溶剂进行液-液分配法分级分离获得的提取物。使用已达到的3D7菌株培养物的培养物进行抗疟测定。 >5% 生长,并使用 24 孔微孔板一式两份检查 IC 值。每个处理孔和对照孔含有 1,080μl 完全培养基。好的,加入120μl级分,然后将溶液稀释至微量滴定孔中的终浓度为0.01、0.1、1、10和100μg/ml。对照仅包含完全培养基和感染的红细胞,不添加抗疟疾药物。将微孔板孵育48小时。 48小时后,将薄血涂片用甲醇固定,并用20%吉姆萨染色20分钟,通过在Excel中绘制样品浓度和寄生虫血症百分比来确定IC值。
结果:乙酸乙酯馏分、正己烷馏分、丁醇馏分、水馏分的 IC 值分别为 1.189、76.996、1,769、15.058μg/ml。C1 的 IC 值级分(氯仿:甲醇 100:0 和 90:10 的混合级分)和 C4 级分(来自氯仿:甲醇 100:0 和 90:10 的混合级分)氯仿:甲醇20:80、10:90、0:100)分别为100.126、1.015μg/ml 结果表明,乙酸乙酯、丁醇、C4 馏分的IC50值均低于10μg/ml,认为是有效的。具有良好的活性(强抗疟活性)。
结论:水果中的乙酸乙酯、丁醇和 C4 亚组分具有开发为抗疟药物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