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红外辐射治疗淋巴水肿的功效和安全性:临床评估和实验室分析。
摘要来源:激光医学科学。 2017 年 4 月;32(3):485-494。 Epub 2017 年 1 月 26 日。PMID:28127644
摘要作者:李科、张正、刘宁飞、邵庆峰、童云、张菊芳、Joannis Constantinides, Davide Lazzeri, Luca Grassetti, Fabio Nicoli, 张一欣
文章来源:李克
摘要:肿胀是四肢淋巴水肿最常见的症状。在远红外辐射(FIR)治疗后,对淋巴水肿的主要四种成分:液体、脂肪、蛋白质和透明质酸进行了临床评估和实验室分析。远红外辐射是一种热疗疗法,具有促进微循环流动、改善侧支淋巴回流等多种功效。阿尔托尽管远红外线疗法已经在数千名淋巴水肿患者中应用了数年,但仍然很少有研究报道远红外线对淋巴组织的生物学效应。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远红外线对淋巴组织主要成分的影响。然后,我们探讨了 FIR 作为一种有前途的淋巴水肿治疗方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我科共收治了32例II期和III期淋巴水肿患者。治疗后,肢体周长测量值显着下降,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实验室检查显示,治疗还可以减少液体、脂肪、透明质酸和蛋白质的沉积,改善肿胀状况。我们相信远红外线治疗既可以被视为一种替代单一疗法,也可以被视为保守或外科淋巴水肿手术的有用辅助疗法。此外,真正的远红外线的显着生物效应代表了未来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