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布状态:免费

单击此处阅读完整文章。

摘要标题:

漆黄素通过 CXCL 调节抑制小鼠模型中原始诱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摘要来源:

国际分子医学杂志。 2018 年 12 月;42(6):3220-3230。 Epub 2018 年 10 月 1 日。PMID:30272314

摘要作者:

徐苏平、李永生

文章所属单位:

苏平Xu

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与血管并发症风险增加相关。狼疮性肾炎是SLE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狼疮性肾炎由 17 型辅助性 T (Th17) 细胞(主要的促炎性 T 细胞亚群)升高,从而导致自身免疫调节。针对白细胞募集的治疗可能有助于减少与 SL 相关的血管并发症E 进展。 3,7,3,4-四羟基黄酮(非瑟酮)是一种黄酮醇,也是黄酮类多酚的成员。它存在于各种水果和蔬菜中,包括柿子、苹果、猕猴桃、葡萄、洋葱、草莓和黄瓜。在本研究中,在小鼠中评估了非瑟酮对降植烷(PRI)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非瑟酮可降低 PRI 诱导的抗双链 DNA、抗小核核糖核蛋白以及尿液中白蛋白与肌酐的比率。此外,趋化因子(C-X-C 基序)配体 (CXCL) 信号通路在 PRI 治疗中被激活,使用非瑟酮可通过减少 CXCL-1 和 2、趋化因子(C-C 基序)配体 3 来逆转这一信号通路。作为CXC受体2的表达。此外,在小鼠中,非瑟汀治疗可下调 PRI 诱导的炎症细胞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 (IL)-6、肿瘤坏死因子-α、IL-1β 以及趋化因子干扰素-γ。此外,Th17 细胞及其相关细胞PRI 治疗可高度诱导活化的细胞因子,而非瑟酮给药则可抑制该细胞因子。目前的结果表明,非瑟酮可能通过靶向CXCL信号通路并在狼疮性肾炎发展过程中调节Th17分化来有效治疗SLE。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更多链接
治疗物质 : 黄酮类化合物, 漆黄素,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