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LB/c小鼠腹腔注射正十六烷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诱导狼疮相关特异性自身抗体。
摘要来源:
毒理学。 2006 年 2 月 1 日;218(2-3):186-96。 Epub 2005 年 11 月 23 日。PMID:16309812
摘要作者:Yoshiki Kuroda、Nobutaka Ono、Jun Akaogi、Dina C Nacionales、 Yoshioki Yamasaki、Tolga T Barker、Westley H Reeves、Minoru Satoh
文章隶属关系:医学系风湿病学和临床免疫学部,ARB-R2-156, 1600 SW Archer Road, Box 100221, Gainesville, FL 32610-0221,美国。
摘要:单次腹膜内 (i.p.) 注射降植烷、不完全弗氏佐剂 (IFA) 或佐剂油角鲨烯,但不是高分子量药用矿物油,可诱导针对 nRNP/Sm 和 -Su 的狼疮相关自身抗体在非自身免疫小鼠品系中。这个能力y 似乎与碳氢化合物的低分子量和辅助性有关。存在于石油中的正十六烷 (C(16)H(34)) 具有佐剂活性,与其他诱发狼疮的油一样,可诱发啮齿动物关节炎。除了通过饮食接触矿物油中的正十六烷外,还可以通过吸入油雾、喷气燃料或柴油废气或通过皮肤吸收来接触。由于正十六烷是一种与其他狼疮诱导碳氢化合物类似的低分子量佐剂烃油,因此本研究检查了它是否也可以在小鼠中诱导狼疮相关自身抗体。雌性 BALB/cJ 小鼠接受单次腹膜内注射。注射 0.5 ml 正十六烷、降植烷或盐水(对照)。 3个月后检查病理学和血清学(免疫球蛋白水平、免疫荧光、免疫沉淀和ELISA检测的自身抗体)。出乎意料的是,所有接受正十六烷治疗的小鼠(但其他组中没有)在 2.5 个月内出现炎性腹水HS。正十六烷诱导的高丙种球蛋白血症(IgG1、IgG2a)、抗核抗体(效价>1:160, 67%)和胞浆抗体(58%)以及 nRNP/Sm 自身抗体(25%)、Su(33%)、ssDNA(83) %) 和染色质 (100%)。因此,由正十六烷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导致产生一组有限的特异性自身抗体。正十六烷的这些先前未被认识的免疫学作用可能对监测人类接触碳氢化合物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