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标题:

[杭州市中心颗粒物2.5对大鼠肺损伤的影响]。

摘要来源:

中国应用生命科学杂志。 2018 年 4 月 8 日;34(4):299-303 317.PMID: 30788935

摘要作者:

田成元,严明,张云、刘克周、郭苗、孙永红、薛凌云、朱雷、徐颖

文章归属:

田成元

摘要:

< p>目的:探讨杭州市中心采集的环境颗粒物2.5(PM2.5)对肺部的影响

方法:石英纤维过滤器采集PM2.5样本在杭州市区使用PM2.5大流量空气采样器。收集到的 PM2.5 颗粒物经超滤提取纯水并通过真空冷冻干燥浓缩。 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低剂量PM2.5暴露组(5 mg/kg BW)和高剂量PM2.5暴露组(25 mg/kg BW) )。各组均接受PM2.5气管内滴注,每周1次,持续4周。末次染毒24小时后,麻醉处死大鼠,分离左肺,用4%多聚甲醛固定,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测。从右肺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BALF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量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因子的水平。以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phos的蛋白表达磷酸化蛋白激酶受体样内质网激酶 (p-PERK)、磷酸化真核翻译起始因子 (p-eIF2α)、转录因子 C/EBP 同源蛋白 (CHOP)、肌醇需求酶 1α (IRE1α) 和 X-box 结合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肺组织中蛋白1(XBP1)的含量。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组大鼠低剂量(5 mg/kg)和高剂量(25 mg/kg)PM2.5处理组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肺毒性,包括肺泡壁增厚、肺泡腔变窄、间质增生和炎性细胞浸润。与对照组相比,PM2.5处理组的T-AOC水平和BALF中SOD活性均呈剂量依赖性降低(<0.05),而BALF中LDH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升高(<0.05)。 )。暴露于 PM2.5 会导致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增加,包括大鼠肺中TNF-α、IL-1β和IL-6呈剂量依赖性(<0.05)。大鼠肺组织中 GRP78、p-PERK、p-eIF2α、CHOP、IRE1α 和剪接 XBP1 (XBP1-S) 的水平显着上调,而未剪接 XBP1 (XBP1-U) 的水平下调

结论:杭州市区PM2.5可显着降低引起大鼠肺部炎症损伤。氧化应激和ER应激通路的激活可能与PM2.5吸入引起的肺部炎症损伤有关。

研究类型 : 动物研究

重点研究课题

本网站仅供参考。我们不会通过提供此处包含的信息来诊断、治疗、治愈、缓解或预防任何类型的疾病或医疗状况。在开始任何类型的自然、综合或传统治疗方案之前,建议咨询有执照的医疗保健专业人士。

版权所有 2024 Jiangkangnihao.com,期刊文章版权归原所有者所有。